"萧然自远"是一个汉语成语,其含义和用法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:
一、基本含义
核心词义
"萧然"指寂寞、萧条、稀疏的状态,常用来形容环境或心境的孤寂感;
"自远"表示主动远离、避世的态度。
整体意境
整体表达在寂寞萧索的环境中主动远离尘嚣、保持内心澄明的状态,常被引申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境界。
二、出处与引申
文学渊源
该成语与陶渊明的"心远地自偏"有相似的哲学内涵,均强调通过调整心态达到与世无争的境界;
在梁衡的《把栏杆拍遍》中,该词用于塑造辛弃疾的形象,体现其从爱国志士到词人的心路历程。
引申意义
现代语境中常被用来形容:
- 个人在困境中保持独立人格的选择;
- 文化或艺术创作中追求纯粹表达的境界。
三、用法示例
他厌倦了官场的喧嚣,选择"萧然自远",隐居山林;
这部作品以"萧然自远"的笔触,勾勒出时代变迁中个体的孤独感。
综上,"萧然自远"既包含对环境萧瑟的客观描述,更蕴含主动超脱的精神内核,是中华文化中表达隐士情怀的经典词汇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