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防震减灾的常识,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:
一、震前预防
加固家居环境 选择结构坚固的建筑物,对老旧建筑进行抗震加固,确保家具、电器等物品固定稳妥。
制定应急计划
家庭成员共同制定地震应急疏散路线,明确集合地点(如空旷操场),并定期进行演练。
二、震中应急响应
保持冷静,就近避震
震中时避免盲目奔跑,根据所处环境选择桌子、床下或承重墙墙角等安全位置。若在室外,远离建筑物、玻璃幕墙和广告牌。
正确姿势与防护
采用“伏而待定”姿势,蹲下或趴下,降低重心,双手抓住牢固物体(如书包、柱子)以防摔倒。用枕头、被子等护住头部和口鼻,避免被飞溅物击中。
避免危险行为
不要使用电梯、跳楼、奔跑或穿越马路;关闭火源和电源,防止火灾或触电。
三、震后自救
判断环境安全
震后余震可能引发二次灾害(如火灾、滑坡),需先确认周围环境安全再行动。
有序撤离
迅速离开受损建筑,前往空旷地带集合。若被埋压,保持体力,用敲击声或哨子呼救,避免盲目挖掘。
医疗急救知识
了解基本创伤处理方法,如止血、包扎,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。
四、其他注意事项
建筑选型: 新建筑需符合抗震设计标准,旧建筑建议加固。 心理调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有效降低地震灾害风险,保障人身安全。建议定期参加防震减灾培训,掌握专业技能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