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荷花的诗词,中国古典文学中留下了丰富的作品,以下为精选名句及作者整理:
一、唐代经典
"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" 杨万里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》,以夸张手法描绘西湖六月荷花盛景,成为描写荷花的千古名句。
"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"
杨万里《小池》,通过细腻观察展现初夏荷花与蜻蜓的互动,意境清新自然。
"莲叶罗裙一色裁,芙蓉向脸两边开"
王昌龄《采莲曲》,以色彩对比和动态描写,表现采莲女与荷花的亲密关系。
二、宋代名作
"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"
李清照《醉花阴》,借荷花意象表达孤寂与幽思,意境深远。
"荷叶罗裙一色裁,芙蓉向脸两边开。乱入池中看不见,闻歌始觉有人来"
王昌龄《采莲曲》,与《小池》并称"江南采莲诗双璧"。
"灼灼荷花瑞,亭亭出水中。一茎孤引绿,双影共分红"
杜公瞻《咏同心芙蓉》,以工笔笔触描绘荷花形态与色彩,赞颂其高洁品格。
三、其他重要作品
李白《子夜吴歌·夏歌》: "镜湖三百里,菡萏发荷花。五月西施采,人看隘若耶",以豪迈笔触展现荷花与采莲文化的融合。 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虽为散文,但以"出淤泥而不染"等句成为荷花美学象征,被《三国演义》等作品广泛引用。
四、补充说明
荷花意象还常与其他季节元素结合,如:
梧桐与荷花并置(朱庭玉《天净沙·秋》);
菖蒲与荷花对比(苏辙《菌萏轩》);
冬季荷花残影(李白《妾薄命》)。
以上诗句涵盖写景、抒情、象征等多种手法,共同构成荷花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意象。